Ontimeshow是一个时尚品牌孵化管理平台,线下展会自2014年10月开始举办,每年两季,是目前中国体量规模位居前列的邀请制时装展会,面向全球时装设计师品牌,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目前累计参展品牌超过2700个,累计专业观众数量超过83,000人。Ontimeshow旗下还拥有ROOMROOM showroom,合作品牌数量有12个,涵盖时装、配饰等品类。
2021-05-18
ByCGTN
We start off today with the ongoing Shanghai Fashion Week where dozens of young Chinese are exhibiting their latest designs. And when it comes the theme this year, it's all about confidence. Chen Tong takes us there.
How a lady would dress while looking at a painting — that's what inspired Zhang Aoyu to create his design for the autumn winter season this year.
Zhang set up his fashion firm just two years ago. Though the fashion house is young, his first quarter sales this year almost doubled the figure for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ZHANG AOYU Co-Founder, Keh Forme "We were worried about whether domestic consumers would purchase our niche designs. But after trying, we're finding our worries weren't necessary. Domestic consumers really like Chinese designs and they're willing to purchase fashion products. The spring for domestic designers has arrived."
Zhang is not the only designer growing in confidence. Zhi Chen set up her fashion business in 2017 after graduation. Art has also been her inspiration this year. She says the pandemic has not brought challenges to her business, but rather opportunities.
ZHI CHEN Founder, "ZI II CI IEN" "The pandemic has actually brought a chance for domestic designers to grow fast. The strong consumption power stayed here and created internal economic circulation. We're seeing strong business growth."
The two designers are showcasing their designs at an exhibition called Ontime Show, which already started last week. The fashion companies exhibiting at the trade show are all young — on average four or five years old.
CHEN TONG Shanghai "When the Ontime Show first came to Shanghai Fashion Week in 2014, only 48 companies signed up to attend. But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a's fashion industry since then has fueled a surge in interest. This season, more than 2,000 fashion houses applied to come, and organizers chose about 200 of them to exhibit their designs here."
AROMA XIE Co-founder, Ontimeshow "We always feel that it'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to discover new blood, new faces in the industry. We think what they learn from school is only the design. But we are at the trading platform and we can teach them the way of how to do business."
And to help young designers find the right target, Ontime Show has also been cooperating with China's popular live streamers and social media platforms. They hope to attract more public attention to China's new generation of designers. Chen Tong, CGTN, Shanghai.
2021-05-18
ByiWeekly周末画报
2021-05-18
By上观
每年4月和10月,徐汇滨江都会定期出现一拨“潮人”,持续时间3至5天不等,大多是来参加每年两季Ontimeshow订货展会的设计师、买手和时尚人士。
今年4月,这波“潮人流量”的持续时间有所拉长。作为上海时装周的专业展会和订货会,4月举办的Ontimeshow 第十四季2021秋冬系列展会,线下参与的专业人士超过2.4万人,比以往每季平均1.5万人的线下参与人数有了明显增长。
新生代中国设计师、前卫的品牌理念、受到年轻人喜爱的单品,这样的搭配组合近年来已日渐增多。“国潮”“中国原创设计”开始进入新一代消费者的视野,而此前的“新疆棉”风波,又将人们对中国本土品牌的关注持续放大。
中国品牌做好被关注、被选择的准备了吗?尤其当国内大型商场面临同质化的瓶颈,国内品牌能否为消费市场提供新的选择?
这些问题,是时候该找到答案了。
4月在上海举办的Ontimeshow2021秋冬系列展会
1. 意外的窗口期?
“我刚送走一拨客人,都是来订货的,他们早上10点展会刚‘开门’就来了,下午4点才走。”王海震毕业于世界四大服装设计学院之一的英国中央圣⻢丁学院,2011年在伦敦创立独立女装品牌HAIZHEN WANG后,从4、5人的小工作室,发展成今日销售额达千万元级别,入驻渠道近100家的设计师品牌。
在Ontimeshow主会场西岸艺术中心旁的一家咖啡馆,王海震接受了记者采访。这家距离黄浦江直线距离不到一百米的咖啡馆,是每年展会期间设计师们与买手、渠道方、供应商等沟通最密切的地方,诸多重要订单都在这里达成意向。
虽然已经多次参加国内展会,但王海震仍感觉到,今年4月的时装周,与往年有所不同。一个被频繁提及的词是“窗口期”。当部分海外品牌因立场问题,被中国消费者毅然淘汰,中国品牌是否迎来了“意外”的窗口期,被国内消费者以及买手、商场等渠道方重新认识?
令人意外的是,包括王海震在内,不少业内人士都表示,早在疫情发生后,“国潮”“国货”的生存环境和消费市场就已经开始转变。一方面,因为疫情,买手们无法到海外选品,部分海外品牌出货停滞,加之物流运输周期拉长,补货速度也受到了影响。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疫情防控成效显著,市场复苏较早,因此国内品牌在出货、补货、物流等方面具备了天然优势。对于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场和买手店来说,自然会更多地选择中国品牌来保证商品的稳定供给。
从这一点看,“窗口期”在疫情后就已经出现。
而在生产端,海外工厂的供应链因疫情出现暂时断裂,原先为海外品牌进行生产的一些中国工厂,开始将产能释放回流给国内市场。原先“接大单”的生产资源,也开始向新兴品牌、小众品牌倾斜。这让类似HAIZHEN WANG这样的独立设计师品牌迎来了实打实的“风口”,有了探索规模化生产、助推品牌快速发展的可能。
展会是设计师、买手、供应商、销售渠道之间沟通的重要平台
互联网行业更早嗅到了“窗口期”带来的机遇。刚刚结束的2021年秋冬上海时装周,已经小有名气的中国设计师品牌ANGEL CHEN与薇娅直播间合作,推出的单款服装仅单日销量就突破3万件。而在此前,该类品牌如有单品能售卖超过一千件,就已经算得上是“爆款”。
Ontimeshow创始人、设计师顾叶丽如此解读这一现象:“在疫情影响下,更多品牌开始深耕直播渠道,线上更快速精准的下单量,也让服装供应链能够更积极地做出柔性快反的调整。”风波只是催化剂,国内服装产业的节奏,已经做出了更适应市场的变化。
2. 要自信,也要自省
2016年,王海震刚刚回到国内发展时,曾经在紧邻上海的昆山花桥居住过一年半。原因很简单:服装工厂在那里。对于在工厂宿舍“蜗居”,王海震说,不要觉得设计师都是“阳春白雪”,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下里巴人”,需要泡在工厂车间了解服装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这与服装产业的特点有关。王海震以手机为例,苹果公司每年推出几款新手机就能卖遍全球,但时装行业必须保持多样化,不断推陈出新,因此对纺织业有很高的要求。但从他的个人经历来看,目前国内纺织业存在“上限高、下限低”的状况,这让对品控和面辅料采购有严格要求的品牌非常纠结。
“我接触过一些本土纺织厂,生产的面料一点都不差,但是到实际订货阶段,1000件产品中有近半数达不到质量要求,品控非常不稳定。”王海震说。在他看来,相较十年前他刚刚创立品牌时,中国设计师在国内外市场都面临诸多困难,十年后的今天,不仅中国的服装零售市场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生产工艺和产能也有了明显进步。
今年Ontimeshow与小红书合作,后者选取小红书上人气高的品牌,到线下来参与订货会
一位从业者跟记者举了一个不那么恰当,但却很生动的例子:“很多人说莆田鞋的质量不错,甚至比‘原版’要好,说明我们的工厂可以做出好东西,也知道钻研哪一种工艺和款式可以卖出货。”
既然具备“生产好商品”的能力,为何国内部分厂商仍旧选择“模仿”?
“这个跟消费自信和文化自信有关,但是现在情况已经有了新的变化。”SND是一家诞生于重庆的买手店,负责人张轩玮说,目前店内售卖的中国品牌占比已经达到50%,并且仍在不断上涨,包括SHUSHU/TONG、MARCHEN等中国新生代设计师品牌都很受欢迎。
在上海,从巨鹿路上的“Juice”到富民路上的“LABELHOOD 蕾虎”,买手店一直是国内消费者接触海外设计师品牌的重要渠道。但张轩玮说,随着“95后”“00后”开始成为新的消费主力,千禧一代显然已经有了自己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他们不太在乎品牌来自中国还是外国,吸引他们的是设计本身。”
年轻设计师是参与服装展会、订货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最终谁能突出重围,机遇和实力都不可或缺
疫情的影响同样无法忽视。“就像一个分水岭,原先喜欢去日本、韩国‘扫货’购置衣服、饰品的消费者,开始主动关注国内品牌和买手店,恰好国内现有的设计师品牌也发展到了一定数量,于是消费回流就产生了。” 张轩玮说。
随着“新疆棉”风波的发生,年轻消费者从青睐“钩子”“三道杠”,到主动购买李宁、安踏,并且迅速建立起消费喜好,这其实是一个颇有深意的现象:中国年轻一代已经模糊了品牌的国别之分,但当关乎国家利益的事件发生时,他们又有清晰的原则和底线,并且乐于用实际行动去发现和支持国产品牌。
这背后,是当代中国年轻人更深层次的自信。
3. 要转型的不只是设计师
在王海震的作品中,棉质面料的占比约为30%,是主要的面料品种之一。此前,他经常采用瑞士产的棉花,品质好但也价格不菲。“很多设计师跟我一样,找面料的时候肯定先看料子好不好,并不一定清楚每种面料的具体来源。”
“新疆棉”风波发生后,王海震开始认真了解这一中国自己的棉花生产基地,也让他比较全面地认识到,国产面料的特点和竞争力。“设计师的认知也在不断更新。”王海震说。
模特王雯琴为HAIZHEN WANG2021秋冬系列拍摄的大片
另一个变化在于工厂的态度。王海震说,国内一些服务于海外品牌、高端品牌的工厂,对批量生产的起步量有一定要求,因此产能主要服务于规模化的商业品牌,小品牌较难接触到这些高品质的工厂。而随着海外订单下降,国内工厂产能的释放,这一情况有了转变。“工厂对设计师的起步量要求没那么高了,同样地,设计师也应该考虑如何让作品更好地实现‘量产’。”
因为疫情而爆发式增长的电商直播产业,也对新兴服装品牌提出了新要求。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与薇娅、李佳琦等头部博主合作,一款衣服的预售量动辄可达数万件,因而非常考验品牌对供应链的把控能力。“尤其对设计师出身的品牌主理人来说,他们原先只懂设计,现在需要更多地考虑,能否在预售期过后保质保量地出货。”
不久前,王海震刚刚把工作室从襄阳南路搬到苏州河畔的衍庆里。这座百联集团旗下的时尚中心由一座始建于1929年的老仓库改建更新而来,2018年揭幕后,迅速成为上海新的时尚地标。除了时尚品牌、设计师工作室等核心租户,还有来自面料、秀场、广告、摄影、造型、3D打印等时尚产业上下游的机构。
百联时尚中心-衍庆里
百联是上海人再熟悉不过的国企,人们耳熟能详的第一八佰伴、第一百货、东方商厦、永安百货等都是其成员单位。但随着国内商场百货进驻的品牌日趋同质化,以及始终存在的电商冲击,近年来,传统商业载体的运营方也在努力谋求转型。
位于徐家汇商圈的东方商厦徐汇店,2016年闭店进行整体提升后,次年9月迅速引入了品牌买手店the balancing。同样开放式的百货空间,品牌却换成了Acne Studios 、Jil Sander、Masion Margiela这些中国消费者关注已久的海外设计师品牌,以及Yirantian、SHUSHU/TONG、Xu Zhi等近年来势头强劲的中国设计师品牌。
2019年底开幕的TX淮海,则将“策展式零售空间”的概念充分放大。陈伟霆、王嘉尔等人的明星快闪店为这个时尚新地标快速聚拢人气,新锐“国潮”品牌的进驻,则让商场的标识度愈发鲜明。
TX淮海 唐烨 摄
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海伦表示,年轻客群越来越追求原创、个性化的时尚消费品,与此同时,时尚行业的痛点也很明显。从需求侧看,新锐原创设计品牌缺乏足够的商业资源和行业资源,初创品牌的发展举步维艰。从供给侧看,大型零售集团也在寻找更富有创意的新品,想要赢得年轻消费者的心。
做展会起家的Ontimeshow也在谋求转型,从帮助单个品牌成长,到搭建品牌、渠道、媒介各方的时尚生产业态链,为国内服装消费市场挖掘新的发展空间。
转型的需要,存在于产业的每个环节。
4.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
“新疆棉”风波,还让人们还关注到了中国在国际服装产业的话语权和标准制定等问题。
此前,Grace Chen品牌创始人、高定设计师陈野槐接受记者采访时,曾透露过2009年她从美国回到中国创立品牌时遇到的困惑:没有专门为中国人身材制定的国民尺码,国内市场上售卖的服装,主要按照品牌所属国家的尺码来区分。于是便出现了“尺码混战”的情况,既有“6、8、10”这样的英美尺码,“38、40、42”这样的欧洲尺码,更多的是总令消费者难以掌握实际大小的“S、M、L”尺码。
陈野槐为此专门花半年多时间,总结出一套适用于中国人的尺码标准“小六码”,用于此后的高定设计。而作为成衣设计师,王海震采用的是自己在英国求学时便习惯采用的英式尺码标准。“具体尺寸肯定要按照中国人的体型来调整,制定一个相对中国式的标准。”
Ontimeshow2021秋冬系列展会
作为搭建设计师和买手沟通平台的展会组织方,顾叶丽认为,时装周和专业展会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也会直接影响中国服装产业的世界影响力。
刚刚结束不久的2021秋冬上海时装周,将近50场品牌新品首发集中亮相,既有商业品牌,也有独立设计师品牌,发布地点从时装周主会场新天地,延伸到徐汇滨江、静安嘉里中心等各类空间载体。就在距离Ontimeshow展会主会场西岸艺术中心一街之隔的上海油罐艺术中心,由买手店起家的LABELHOOD作为时装周先锋设计的细分发布平台,展出了近20场国内新锐设计师作品。
顾叶丽表示,许多时尚行业的归国人才都选择上海作为品牌的创始地,这是上海的独特优势。上海时装周带来的丰富的展会平台,则是这一优势的重要来源。“展会模式已经在欧美市场发展数十载,品牌根据渠道的订货量安排全年的生产和销售计划,因此展会是市场繁荣度一个重要的晴雨表。”顾叶丽说。
从更广阔的历史维度看,西方时装产业自一战后开始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而中国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真正开启了时装时代。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设计师品牌都需要在巴黎、米兰、纽约、伦敦等四大国际时装周亮相或发声,以此来确立自己的品牌地位。
“当越来越多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从中国本土诞生,从上海时装周走向世界,那么上海成为国际标准的制定平台,中国服装产业从‘主制造’变为‘主设计’,这一愿景的实现将不再遥远。”顾叶丽说。
2021-05-18
ByiziRetail热点
2020-11-23
ByiziRetail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的影响不得不暂停线下活动的上海时装周,终于在这个10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2021春夏上海时装周于10月8日正式开幕,包括近百场时装品牌走秀,以MODE上海服装服饰展、Ontimeshow、时堂等为代表的商贸展会,还有各种主题活动。
这段时间,我们也观看了一些品牌的秀场、参观了线下展会等,通过现场的热络场景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时尚行业市场已经回暖。比如重回上海西岸艺术中心举办2021春夏订货会的Ontimeshow,其规模基本恢复到以往的水平,前来展会的有专业买手、时尚博主、时尚爱好者等。
相较于疫情在国外愈演愈烈的情况,国内的情况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认可程度也在逐渐增加;内循环经济开启,全国消费市场也在持续增长。在时装周期间,我们iziRetail也与Ontimeshow联合创始人Aroma Xie做了一次专访。
Ontimeshow是一个时尚品牌孵化管理平台,线下展会自2014年10月开始举办,每年两季,是目前中国体量规模位居前列的邀请制时装展会,面向全球时装设计师品牌,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目前累计参展品牌超过2700个,累计专业观众数量超过83,000人。Ontimeshow旗下还拥有ROOMROOM showroom,合作品牌数量有12个,涵盖时装、配饰等品类。
Ontimeshow 2021春夏订货会于10月9日-10月12日举办。本季展会共有6大主题展馆,总面积25000平方米,参展品牌数量近300个,包括Angel Chen、by FANG、deepmoss、Evening、Haizhen Wang、Qiuhao、Ricostru、WanYi Fang、YES BY YESIR、ZI II CIIEN支晨等优秀设计师品牌;类别涵盖服装、鞋履、饰品、包袋、生活方式等。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展会还规划了Young Talents区域,集合了16品牌年龄在两年之内的新兴设计师品牌,涵盖时装、包袋、饰品等品类。Ontimeshow旗下ROOMROOM Showroom 在本季也对品牌矩阵进行了升级,除了自有的本土设计师品牌外,还引入了一些海外设计师品牌,品牌也更加丰富。
位于A馆的Young Talents区
除了参展品牌数量众多,现场观众也是人头攒动。根据Ontimeshow的官方数据显示,本季展会观众合计15239人,其中注册认证的专业买手达到了7550人,此外还有媒体、商业地产、电商、零售行业等领域的专业观众。现在有不少展位因人数过多不得不限流进入。
通过这次展会我们发现,尽管经历了一场疫情,但大家对于设计师品牌、时尚行业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且对国内时尚消费市场充满了信心。Aroma表示,“今年订货情况甚至要比疫情前火爆,许多品牌在这次展会呈现向上增长的态势。”
Ontimeshow也对展会前两日的情况做了整理、总结:设计师王长荣的自有品牌WRONG在前两天新增了许多客户且订单深度大,Capsule Showroom 带来的VEECO ZHAO,Come se Cómo,COCHAiNS前两天的销售额至少翻了一番;CONCISE-WHITE在前两天便完成了1000万+的销售额。
ROOMROOM showroom在这次展会的和成绩也很亮眼,整体意向订单量较去年春夏环比增长50%,其中HAIZHEN WANG品牌的订货量在前两天内的订货量几乎已经完成了品牌上一季整个春夏的销售。
在采访中Aroma也表示,“虽然上半年的疫情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影响,但好在国内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经济快速恢复,设计师品牌的应对速度也很快,品牌和买手店也在不断拓展线上渠道,以直播带货、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带货来促进产品的销售。Ontimeshow也帮助旗下设计师品牌HAIZHEN WANG通过小红书来进行品牌推广,效果不错。”
在这次的展会中,我们也发现了4大亮点,既有适合拍照打卡的艺术装置和展览、设计独特的品牌展位、融入VR技术的互动体验,以及结合时下热点话题“可持续时尚”展开的论坛活动。
1. 增加艺术装置,丰富展会场景
现如今,艺术与时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二者如何更好地融合、互相促进也是Ontimeshow不断探索的事情。在时尚达人们的眼中,Ontimeshow也是一个时髦的代名词。本季展会在公共区域增加了不少艺术装置,现场拍照打卡的观众也不在少数。“打造这些装置的还有一个目的是希望可以为买手、设计师们提供一些陈列展示的灵感。”,Aroma介绍道。
来自杭州的蔡烈超工作室在A馆打造了【诗意之光】灯光展,分为“矩阵光影”和“虚实之线”两部分,是展会热门的打卡点之一。
矩阵光影包含灯具、家具和装置七个系列,包含马扎灯系统1.0/2.0/3.0/4.0/4.1五个系列,以及栅格长凳和工正系统。虚实之线包含两个灯具系列,隙光灯和电灯,每一系列又拥有吊灯和落地灯等多种形式。
设计师品牌也将自己的设计理念通过艺术的视角进行表达,让到场的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设计理念。比如Ontimeshow旗下设计师Jarel Zhang在A馆的玻璃屋带来名为《SIX° DEGREES》的互动装置展,展览以气象为主题,呼应品牌2021SS新系列的设计主题。展览包括“晴”、“雨”、“雷”三个气象场景以及一个沉浸式影映区,影映区播放着品牌2021春夏系列的发布影片。
设计师品牌Evening 2021春夏系列以“家”为主题,并与艺术家王恩来合作了展览“一次性家”,使用一次性气泡膜重塑家的轮廓,比如沙发、茶几等,现场充斥着未完成感。设计师品牌by FANG在B馆的的花园内打造了高定静态展。
by FANG高定静态展
2. 品牌展位各具特色
基于对国内消费市场的信心,品牌在规划自己的展位时也更有热情,有的延续了上一季零售店铺的感觉,有的将自己的设计灵感、品牌理念融入其中,使原本由三块板构成的单调空间更具趣味性,也让参展观众更直观的感受到品牌的特点。
ROOMROOM Showroom利用拱门和球体组成的长廊空间与设计师们各自的主色调进行配搭,在视觉效果上很有冲击性。
Angel Chen新一季的设计受艺术家好友王加加的作品启发,品牌的展位设计中也随处可见王加加的艺术作品。
设计师品牌RICOSTRU新一季的东方未来主义为创意灵感,设计上使用了科幻金属材质、金属链条等,现场的展位设计也与此呼应,使用了大面积的镜面元素,科技感、未来感十足。
创立于上海的设计师品牌BACKlit在本季与当代艺术家奶粉合作,将展会现场布置成了一个临时工作室的感觉,让观众感受、了解品牌创作背后的历程。
3. VR虚拟现实结合时尚
数字化进步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推动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变革,时尚与科技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领域也在不断地发展中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无论是利用新技术开发创新面料、VR虚拟现实、3D打印等,还依靠数字技术在社交网络上进行品牌宣传及营销。
疫情期间,品牌通过线上直播秀场、为新品牌设计VR互动小游戏,商场也利用VR技术让消费者实现居家“云逛街”,一些虚拟换装App也在不断推出。
在Ontimeshow的展会上,有一个展位也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几位体验者头戴VR设备、手持操作手柄在虚拟世界里进行服装设计。这是由青甲科技打造的一款融合了虚拟现实、远程协作、实时沟通、图像物理模拟等功能的设计软件——HOLOGARMENT。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小编也体验了一下这款软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面料、颜色、装饰,还可以更换场景等,操作起来还是比较容易上手的。
HOLOGARMENT的设计初衷,是打造一个沟通、交流的工具,使整个设计流程更精准、更高效、更自由且可持续。
比如通过软件构造的虚拟工作环境,可以让设计师、厂商同时呈现在模特面前,双方都可以直接对服装进行修改、调整细节,可以解决距离上的问题,也可以简化设计师与工厂之间的协作。
此外,设计师在设计中的手工误差也会相应减少,且传统设计流程中的运营与物理成本也被大大节省,并且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实现时尚的可持续。
4. 可持续时尚是热点议题
Ontimeshow也一直专注于推动「可持续时尚」的理念。在新一季的展会,Ontimeshow再度与GREENEXT合作,于10月9日-10日在B1馆与B2馆之间的花园举办了“「续」势待发”主题论坛。论坛内容包括展示、研讨会、艺术装置、互动活动、影像资料等方式。
可持续论坛
可持续展示专区以环保概念为主,邀请了众多自带绿色基因的供应链企业,包括东隆、伊士曼、邦特、新澳、圣东尼等,通过展会搭建的桥梁,也让设计师了解到前沿创新的可持续技术及解决方案,从材料、技术、设计、生产、成品等多角度推动可持续时尚的概念。
在可持续艺术展区里,展会邀请了艺术家、设计师、品牌与材料商,围绕“治愈”的主题,对库存或回收的面料与服装进行再次创作,打造了不同形式的艺术装置。
自上半年的小型订货会,Ontimeshow就一直在思考如何为品牌从供应链端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帮助,包括面料、技术等,打造环保时尚。Aroma表示,“之后Ontimeshow也会与Greenext深度携手,联合山东如意等供应链企业与设计师品牌推出胶囊系列,将可持续时尚的概念真正落地。”我们也期待未来Ontimeshow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2020-11-23
ByONTIMESHOW
徐汇滨江的西岸回归平日的空旷宁静,历时4天人声鼎沸的Ontimeshow第13季圆满落幕。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而缺少了很多线下论坛与活动且暂时将展会地选在TX淮海 | 年轻力中心的Ontimeshow,也在下半年回到西岸25000㎡的主场。
E-mail show@ontimeshow.com
Instagram ontimeshowshanghai
weibo ontimeshow
website www.ontimesh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