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6
By卷宗Wallpaper
                            
                      2024春夏订货会落下帷幕,有人欢喜有人忧。疫情三年曾带来挑战,但也为中国品牌带来机遇,红利的泡沫逐尽后,如今行走在在群体号召着实用主义与保守的时尚界,身处其中的时尚从业者冷暖自知。 “虽然国内买手在选品风格上相较往年更保守,但从订单量看我们整体还是稳定的。”PRIVATE POLICY的设计师李浩冉透露道,品牌在2024春夏系列延续往季注重的可持续表达,在菱格纹设计中融入亮色,为传统工装注入积极情绪;与此同时,且酷且优雅的女装品牌UNCHATGRIS也在订货会的倒数第二天分享本季的订单情况比预期中要好;另外,还有在2006年推出的高级女装成衣QIUHAO品牌QIUHAO表示所受影响不大。 “经济下行时期,受影响最严重的是中产消费群,但在十几年的发展中,QIUHAO已经具备经济实力相当稳定的客群,所以环境的变化并不会过多波及到品牌的发展。”业内人士分析称。而在订货会现场,甚至有买手在接触过QIUHAO品牌实物后重新分配预算下出大额订单。          
                      
                            
                      在一年前的采访中,王海震曾分享过线下订货会之于设计师品牌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买手需要亲临现场感受服装的面料、剪裁、廓形和上身的质感,而这些都是通过一张屏幕无法精确传达的体验,对此,Ontimeshow创始人顾叶丽女士也在接受采访时表达相同观点:“无论是品牌,还是平台,都会无可避免地需要面对在线下体验与线上效率提升之间获取平衡的挑战。但对于设计师品牌来说,设计师们性格迥异,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其性格特质也会呈现在他们所设计的服装系列、所展现的物理空间里,除了效率提升的益处之外,线上依然无法完全替代线下所能提供的视听、触感、情感交流链接等全方位的体验。” 与此同时,面对时装市场的低迷,她认为这亦属于品牌在持续发展过程里势必会面临的现象:“假如将时间线拉长,你会发现,遇到市场低迷的状态其实是一个周期问题。即便去除那些外在因素,一个品牌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各种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需要与不同的困境博弈。          
          
            
                            
                      另外,在市场低迷期,供需两端都需要冷静地解析自己的发展优势,能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精细化运营管理的权重,选择合适的路径扩大优势,做出合理的取舍——这些都在考验品牌运营能力的真本事。再具体一些,例如:原本商品企划能力占优的将商品性推敲到极致;故事叙述能力占优的品牌就花更多心思打磨内容;线下VIP运营占优的加强线下客户体验;线上流量占优的更高效地利用平台流量机制……总之,选好自己精进的方向,耐心集中资源去做出差异,方能长久。我们对未来的期望,会影响当下的行为判断,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会有助于我们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有趣的是,在服装生意中,“美”依然是重要的,如今甚至成为更重要的指标。不少设计师反馈今年的买手选货实际更倾向兼具美和实用的款式,更有不少买手下单了刚走完秀还未来得及定价的秀款。 或许,对美的思辨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本土时尚品牌市场的认知度在不断提升。十年来,Ontimeshow始终关注时尚产业链的细微环节,承担连接设计师与买手间的桥梁,成功帮助众多新兴原创设计力量拓展国内市场,而回顾Ontimeshow的十年发展史,顾叶丽女士总结出三个发展阶段。          
          
            
                            
                      将2014年作为据点,在此之前,时装展场与展会的概念在西方时装产业中存在已久,但在2014年,这一概念在国内才悄然兴起,彼时,中国的中产人群人口正在增加,毕业于中央圣马丁和帕森斯设计学院的时装设计人才恰好回归,加上一系列促进内需的计划出台,天时、地利、人和兼备,一切恰逢其时,第一届Ontimeshow应运而生。 当越来越多的力量涌向市场,时装展会与展厅几乎成为中国时装行业聚焦的重点。接着,顾叶丽开始思考如何做出平台的差异化。2016年,Ontimeshow开始逐步定义初创的设计师品牌、具有鲜明风格的设计师品牌及商业逐步趋于成熟设计师品牌,而根据不同类型、阶段、规模的品牌则以创意设计、材料运用、商业潜力、推广影响、文化表达五个维度作为综合品牌力的评估,并分别建立起汇聚优秀独立创意的Room Room和栽培新生创意力量的Young Talents。          
          
            
                            
                      在第二阶段的发展中,这些相对独立的业务体在逐年壮大的过程中为Ontimeshow提供了更多的设计能量,同时也从平台中汲取养分。当Ontimeshow、Room Room及Young Talents逐渐形成一个具备化学反应的有机体,同年,品牌与上海西岸达成战略合作,催促着系统升级迭代来到第三阶段。 2019年,展会发展到达巅峰期,百联时尚产业基金于上海时装周期间对外宣布投资千万元人民币于设计师品牌交易平台 Ontimeshow,意图将平台线上线下的经营模式相互连接,打造服装产业的闭环。 而后三年,迎来风险与机遇并存的震荡期,去年受管控影响,订货会曾大面积迁移到杭州举办,也得到了天目里很大的落地支持。彼时还涌现出许多对市场唱衰的论调,但事实证明,上海作为中国时尚中心的地位仍无可取代。          
                      
                            
                      今年,Ontimeshow以“国势无双”为主题,派生出“国士无双”“国饰无双”之意义,分别对应着趋势、人才和品牌三个维度。在中国时尚产业结构性起势的时代背景之下,再次彰显出锐意生长的时尚生命力和凝聚新老伙伴的内在感召。 “Ontimeshow的每一个阶段发展都顺应着品牌和行业的发展需求。品牌在to b批发的业务模式到达一定体量之后,布局全渠道、直面消费者是一个必然选择。大部分to b的设计师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是通过买手店这个载体来建立联结的,但对设计师来说,直面买手和直面消费者两者之间存在着更大的差异挑战。          
                      
                            
                      在创立Ontimeshow之前,顾叶丽女士曾拥有十余年广告、电影、电视传媒、美术指导、造型设计及策展人经验,因此她对于时尚最初的印象来自于服装对于角色的个性化传达,谈及于此,顾叶丽女士再次分享自己对于QIUHAO品牌的喜爱,“设计师能将在生活中的具体感悟转换到产品设计中,比起宏观的品牌文化,这种对真实生活的美学提炼会打动我。通过作品,你能深切地感受到设计师的功力。对材料、品质的把控,对细节近乎完美的表现力,以及设计语言的极简表达方式,全然是他生活理念的体现。这些细节也会更真实地触动品牌的忠实消费者。” 值得关注的还有与女装产业格局形成对比的男装设计市场,在Ontimeshow最新的品牌书中,男装独立设计师品牌与女装达到了1:10的比例份额,而在疫情期间为更好地生存,已有一部分男装设计品牌转向无性别设计。 “我个人比较关注男装,中国现在有非常多愿意为时装消费的男生,但关键在于男性在服装选择方面会更关注社交场景的融合度。在这种语境下,男性时装的设计师品牌想要突围就很困难,它们所面对的市场也特别小众。”顾叶丽女士分享道,“观望了十年,还没看到那个适合男性时装的契机,但我们行业里不乏为此一直在努力推进的同行以及坚守的优秀男装品牌设计师们,我一直坚信,中国男性时装市场的机会总有一天会到来。”          
          
            
                            
                      的确,在很多情形下,保持耐心似乎都是最好的选择。在本季走访设计师品牌的过程中,也有发展逾十年的品牌主理人分享看法:相比于庞大的西方品牌历史极其成熟的运作体系,中国的时尚系统包含设计师品牌的经营面临的是既无成熟系统,也无“根”的问题。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Ontimeshow在持续搭建中国时尚设计师商业平台的同时,也在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诸如self-portrait、EENK、Kijun等一众品牌的入驻在刷新展会纪录的同时,也与本土品牌形成对照。 譬如以日本时装品牌举例,从70年代自原宿掀起的时尚潮流,到80年代川久保玲、山本耀司等日本设计师登陆巴黎时装周——继而引领日本时装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日本时装的风格与体系已经在时间的进程中建立根基;反观韩国时装市场,近些年得力于大集团的资助、韩流明星的宣传、政府的倾力栽培,韩国的时装体系也迈入从品牌化迈入创造高附加值的阶段。与东亚邻国相比,中国时装设计师品牌在迈向海外运营扩张之前看起来则先需要稳扎稳打、步步推进。